{{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攝影之聲 Issue 24: 攝影書作為方法 II Photobook As Method II76

攝影之聲 Issue 24: 攝影書作為方法 II Photobook As Method II76

NT$45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書——作為一種創作物——已成為當代攝影藝術領域獨領風騷的話題。猶記2011年在《攝影之聲》創刊號中,我們提到方興未艾的個人出版運動,數年過去,這股逆數位化的影像出版浪潮奔流未止,並在世界各地擴散,即使紙本出版環境在本世紀被認為進入了寒冬期,火熱的攝影書潮卻一點也沒有退燒的跡象。如今,國際間小型獨立出版絡繹不絕地出現、藝術書展市集也遍地開花,「攝影書」佔據著各個攝影節、博覽會與創作獎項的主要位置,成為攝影發展歷程裡前所未有的獨特地景,也重新定位了「製書」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和概念。

我們正在經歷攝影書的黃金年代,而《攝影之聲》也持續關注台灣的影像閱讀與出版,並自創刊以來,每兩年製作一次攝影書專題,記錄台灣的攝影出版形貌,作為影像文化的觀察報告。這次,我們再度公開徵集自2016年以來的台灣攝影出版品,收到了逾百本各式各樣的讀物,數量比往年增加,編輯室也因此呈現著歷經書本大轟炸的狀態。在本期雜誌中,我們將一一介紹許多有趣的出版品,並邀請設計師何佳興、藝評人徐文瑞和張世倫參與對話討論,針對台灣攝影出版現況進行評論與回應。

另外,我們還舉辦攝影書的國際紙上派對,邀集多位評論人、出版人、收藏者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專業讀者——飯澤耕太郎、朴智洙、言由、李錦麗、Daniel Boetker-Smith、Dieter Neubert和Larissa Leclair,與大家一起分享他們近期最喜愛的攝影讀本;當然,我們也沒忘了和大家一起去逛逛熱絡的國際藝術書展,感受此刻正在全球爆發的製本風潮與書展氣氛。同時,我們也新開啟「攝影書製作現場」系列,首集介紹在紐約從事獨立出版的Session Press攝影書企畫項目,其後將陸續從攝影書的編輯設計、印刷工法乃至品牌經營流通等環節,推出線上專業工作者的訪談,敬請期待。在「論影像」專欄,則挖掘了出版於1895年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開端之際、由英國人George U. Price拍攝的《北福爾摩沙的回憶》(Reminiscences of North Formosa),這是目前所知最早以「台灣/福爾摩沙」為名出版流通的攝影輯冊,在精煉的影像中,藉北台灣的茶業生態,書寫著面對不明未來的島嶼紀事;除了張世倫對這份珍貴影像史料的精彩分析,我們也將全書重新編輯作為附錄別冊,使讀者能一探其貌。

在Artist’s Showcase單元中,我們特別介紹日本藝術家栁美和,刊載她的攝影新作並回看她自1990年代以來的創作歷程。此外,也製作了已故攝影家深瀨昌久的專題,由深瀨昌久文獻庫總監Tomo Kosuga執筆,引介深瀨戲劇性的攝影人生。我們並紀念今年逝世的中國出版人殷德儉先生,感懷他在攝影出版上的投入奉獻。

本期目錄 Contents

● 台灣攝影出版筆記2016-2018
A Note of Photography Publishing in Taiwan 2016-2018
文|李威儀 Text by Lee Wei-I

● 台灣攝影出版觀察對話:何佳興╳徐文瑞╳張世倫
Dialogue of Photography Publishing in Taiwan: Chia-Hsing Ho╳Manray Hsu╳Shih-Lun Chang

● 讀書選單
A Selection of Booklists

● 攝影讀本派對
飯澤耕太郎╱朴智洙╱言由╱李錦麗╱Daniel Boetker-Smith╱Dieter Neubert╱Larissa Leclair
Photobook Party: Kotaro Iizawa / Jisoo Park / Yanyou Di Yuan / Qwen Lee / Daniel Boetker-Smith / Dieter Neubert / Larissa Leclair

● 書展熱
Book Fair Fever

● 攝影書製作現場1 Photobook Making Case Study #1
Session Press——須々田美和
Session Press——Miwa Susuda
文|羅苓寧 Text by Lo Amanda

● 論影像 On Image
一道遺落的西方視線:《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A Lost Perspective Through Western Eyes: Reminiscences of North Formosa
文|張世倫 Text by Chang Shih-Lun

Artist’s Showcase

栁美和 Miwa Yanagi
The Goddess and the God Separate Under the Peach Tree
訪談|李威儀 Interview by Lee Wei-I

● 深瀨昌久專題 Masahisa Fukase
.鴉,走了——一封寫給沉睡四分之一世紀的男人的信——深瀨昌久文獻庫總監撰文
Ravens, Fly On…: A Letter to a Man in Slumber for a Quarter of a Century – From the Director of Masahisa Fukase Archives
文|Tomo Kosuga Text by Tomo Kosuga
.深瀨昌久與他的《鴉》
Masahisa Fukase and His Ravens
文|Tomo Kosuga Text by Tomo Kosuga

● 紀念出版人——殷德儉先生(1964-2018)
In Memory of De-Jian Yin (1964-2018)
文|毛衛東 Text by Mao Wei-Dong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