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攝影之聲 Issue 15 : 影像的左邊 The Left Side of Images

攝影之聲 Issue 15 : 影像的左邊 The Left Side of Images

Voices of Photography 影言社


NT$39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攝影,做為一種運動方法,本期我們關注一個批判視野——左翼——在影像上的實踐與歷史意義。

影像有「左」、「右」之分嗎?這是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當資本主義襲捲全球,成為人們意識形態與生存依附的重心,攝影如何左翼?如果攝影有「左」、「右」之分,那麼,影像的左邊會是什麼呢?左翼的影像又如何成立?我們思索這個命題,提出許多問號。在世界向右傾斜之際,我們質問攝影的反叛能量和政治實踐,試圖透過本期專題摸索、探訪。也許在暗箱某處,依然有一個遊蕩的幽靈,一絲理想主義星火,以及一段歷史洗印的痕跡。

在這期的《攝影之聲》中,何經泰的《白色檔案》召喚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幽禁的紅色青春,逆溯一段晦暗的台灣歷史;林深靖回首台灣左翼崎嶇的路徑興衰,以及國際左翼的當前發展;張世倫透過八○年代《人間》雜誌帶動的現實主義攝影風潮,論析左翼理念的人道關懷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與「後人間」時代的攝影變貌;關曉榮從自身攝影工作實踐出發,探索影像的「左」、「右」語彙;郭力昕梳理台灣紀錄片的左翼課題,並同時訪談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側寫當代「左翼紀錄片」的中國語境;顧錚深掘中國「文革」時期左派影像的產製與意識形態塑型,對這場極左運動的視覺政治提出深入的批判分析;李威儀尋究1967年香港「六七暴動」期間左翼陣營出版的多本攝影畫刊,一探這起香港史上最大規模左翼鬥爭風暴中的影像史觀;金子隆一以六○年代世界反叛浪潮下的日本「新左翼」反體制運動,思索日本攝影的抵抗理路。而本期夾帶的《SHOUT》,則重現1930年代初由「台灣赤色救援會」編寫並遭日本殖民政府查禁的無產階級宣傳小冊——《三字集》,重讀台共黨人留下的歷史詩篇。

此外,五月我們也在東京策劃了一次難得的對談,邀請到在1968年間、記錄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學生運動——日大及東大「全共鬥」——的資深攝影家北井一夫和渡辺眸,回顧他們親歷見證的一段過激革命年代。這也是屬於當時極少數得以進入學生組織內部拍攝的兩人,在近半個世紀後,首度對於日本這場歷史性的學潮鬥爭展開的影像對話。

在Artist’s Showcase單元,我們則特別專訪中國攝影家徐勇,刊載了他近期發表的最新作品——《底片》。1989年,徐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拍下了中國最為浩大的民主運動後,終於在今年將這些影像以負片形式集結顯影。即使26年過去,「六四」至今依舊是中國當局的禁忌話題。廣場上的靈魂仍在怒吼,而我們將試著在一幀幀的負像畫面裡,尋找歷史的正像與攝影的含意。

本期目錄 Contents

● 白色檔案
White Terror File
何經泰 Ho Ching-Tai

● 左翼的時態
The Tense of Left Wing
文|林深靖 Text by Lin Shen-Jing

● 「人間熱」與解嚴前後的台灣紀實攝影變貌:一個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n Jian Fever and the Changes in Taiwanes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efore and After the Martial Laws Period
文|張世倫 Text by Chang Shih-Lun

● 影像的左與右——從我的攝影工作與左翼認識談起
Images of the Left and the Right: About My Journey in Photography and Understanding of Leftists
文|關曉榮 Text by Guan Xiao-Rong

● 如何掀開被遮蔽的史觀與現實——試論台灣的「左翼」紀錄片
How To Uncover Hidden Facts and History: Thoughts on “Left Wing” Documentaries in Taiwan
文|郭力昕 Text by Kuo Li-Hsin

● 「左翼紀錄片」的中國語境
“Left Wing Documentari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郭力昕短訪張獻民 Kuo Li-Hsin’s Interview with Zhang Xian-Min

● 鬧革命!文革中的攝影
Revolution! Photography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文|顧錚 Text by Gu Zheng

● 影像鬥爭:香港「六七暴動」與攝影畫刊
The Fight of Images: The 1967 Hong Kong Leftist Riots and Illustrated Propaganda Books
文|李威儀 Text by Lee Wei-I

● 抵抗!日本反體制攝影
Protest! Anti-Authority Images in Japan
文|金子隆一 Text by Kameko Ryuichi

● 過激時代:1960s日本學運闘爭現場之眼
Kageki: Into the Eye of the Japanese Radical Era
北井一夫╳渡邊眸 Kitai Kazuo╳Watanabe Hitomi

Artist’s Showcase

底片 Nagatives
徐勇 Xu Yong
訪談|李威儀 Interview by Lee Wei-I

● 何謂攝影?法國龐畢度中心攝影展
What Is Photography?
文|伊妮絲 Text by Agnès

Q

紐約攝影藝術書店Dashwood Books 專訪創辦人David Strettell
Interview with Dashwood Books / David Strettell
訪談|趙豫中 Interview by Chao Yu-Chung

● 路上的內心風景:五位台灣年輕攝影創作者的「大路上展」
Images of the Inner Journey: 5 Young Taiwanese Photographers’ “Road Show”
文|汪正翔 Text by Sean Wang

Photobook

另一種唯物史觀——《中國攝影書集》
Another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Chinese Photobook
文|沈硯方 Text by Shen Yang-Fang

Photobook

直至今日的再現:《未有燭而後至》
Uncovered: Won’t Somebody Bring the Light
文|錢怡安 Text by Lili Chien

了解更多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