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圖像環球之旅

圖像環球之旅

Wolfgang Ullrich
商務印書館(大陸)
2022


NT$34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不同的國家與文化擁有怎樣不同的圖像觀念?何種圖像才可以行銷全球?暢銷圖像的生產又將令藝術付出何種美學代價?在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地緣、文化與權力之間構成了何種獨特的張力關係?本書作者沃爾夫岡‧烏爾裡希立足於「藝術全球化」的研究視角,針對上述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不同時間和空間維度下的圖像分析為基礎,烏爾裡希提出了一種視覺上的全球化觀念,開啟了一場圖像環球之旅。在這場旅途中,他向我們呈現了看似相去甚遠的圖像生產者與傳播者之間隱匿的共性:蒙德裡安與迪士尼,大航海與互聯網衝浪,阿波羅像與途易集團商標,等等。現代圖像在超越文化界限、引發大眾共鳴、實現最大程度兼容性的同時卻也在造就一種完美的空洞,漸漸背離了被古典主義藝術視為“永恆”的崇高藝術追求。烏爾裡希借用“環球之旅”這一空間隱喻表達了對當代藝術發展的關切,啟發人們重新思考「藝術何為」。
「二十世紀人文譯叢」由上海師範大學陳恒教授主編,彙集了二十世紀前後人文領域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著述之精譯,涵蓋人文各學科、各領域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既注重學術性與專業性,又強調普適性與可讀性,意在使讀者盡可能豐富地感受到人文研究的多彩魅力。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