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霓虹艷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

霓虹艷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

郭斯恆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4


NT$1,8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走進南華霓虹燈電器廠有限公司採訪,是郭斯恆深入了解香港霓虹招牌發展歷史的開端。「南華」捐贈了大約七百多張手稿給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用作視覺文化研究和教學用途。郭斯恆及其團隊透過整理二百多張食肆的霓虹招牌手稿,以從側面探討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飲食文化,以至不同年代的社會、民生和經濟狀況。

二○一八年,郭斯恆將霓虹招牌的記錄成果出版成《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一書;二○二四年,《霓虹艷色——餐飲招牌手稿視覺記錄》乃是前作的延續,重新編寫了部分內容,同時增加了更多資料:第一章,補充了不少有關香港霓虹招牌的歷史;第二章,特別整理了香港餐飲業的轉變,例如從茶樓發展到酒樓、西餐廳及冰室的特色,以至今天成行成市的茶餐廳等;第三章,主要分析霓虹招牌手稿的視覺美學,包括招牌的外形、字體、顏色及圖案等;第四章,集中展示霓虹招牌的手稿,讓讀者能近距離欣賞。

雖然現在街上的霓虹招牌數目大幅減少,但憑藉賞析書中的霓虹招牌手稿,不但能讓讀者對其工藝及美學加深了解,更可為香港霓虹燈的歷史留下了艷麗的色彩。

相關產品